close

          

培養即戰力,給對釣竿釣對魚培養即戰力,給對釣竿釣對魚 有個故事:從前有個人奇懶無比,他的家人在出遠門之前先做好了一張大餅,並在餅中間挖洞套在他的脖子上,讓他可以張嘴就吃,但當他的家人回來時,發現他餓死在床上,原來他懶到只吃掉張嘴就可以吃到的部分。 其實這樣的故事天天發生在你我周圍,而且就在就業問題上。當失業率持續不斷破表上升,高達6.13%的同時,不管是一般人、企業還是政府,往往只做兩件事,一是埋怨大環境的惡劣,一是以拖待變,等待景氣回春。這種作法與心態其實就跟故事中的人一樣,那就糟糕了。 近來,我們常可以聽到企業抱怨學校沒有培養出具有「即戰力」的人才,顯示企業的人才需求與大學提供的知識養成教育間,有顯著落差。在現今瞬息萬變、複雜多元且強調整體性思考的社會裡,企業與政府需要的往往是具備系統思考能力、問題解決能力、專案管理能力、溝通表達能力、團隊合作能力的人才,而非專精一項專業知識的人。 可惜培養這類能力的課程在各大學中往往處於邊緣化的地位,甚至付之闕如,更談不上系統化的設計。台灣的教育大量充斥的填充題及選擇題之考試設計,只是強迫學生進行持續性直線式的思考,學生未來如何具備創新的能力,來面對越來越複雜的社會問題、世界局勢以及激烈的全球化競爭壓力。 筆者近年來發現中國大陸已體認到當今世界的複雜程度是空前的,要使年輕人成為有責任心而且有效力的高素質公民,從學生時代起就要努力提升他們思考、理解和洞察這種動態性複雜的能力。 他們甚至已在南京市的高中教育全面推廣系統思考,並將系統動力學融入高中課程,同時進一步讓南京市的高中學生與美國的高中學生聯合組隊,參加系統動力學學習研究挑戰賽,讓年輕一代從小就能習慣系統思考和適應國際層面的合作與研討。 面對未來就業市場挑戰,我們要做的不只是降低帳面上的失業率數字,還須跳脫目前考試制度的設計與傳統大學教育的框框,運用新的思維來培養企業和政府真正能用的人才,亦即「給對釣竿釣對魚」。 (本文作者楊朝仲為逢甲大學營建及防災中心研究助理教授,本文轉載自聯合報) 分享者:加拿大皇家大學﹝RRU﹞ 孫雪娟Jessica

 

2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魏雅君 的頭像
    魏雅君

    流浪狗

    魏雅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